廖永忠有大功为什么被处死?
当初,韩林儿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将他迎回应天,至瓜步时船翻而死,朱元璋因此归罪廖永忠。到大封功臣时,朱元璋对诸将说道:“廖永忠在鄱阳湖作战时,忘我抗敌,可谓奇男子。但却派与他要好的儒生窥探朕意,所以封爵时,只封侯而不封为公。”当杨宪为丞相时,廖永忠与他关系密切。杨宪被杀,廖永忠因功大幸免。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南明弘光帝时,追封庆国公。
廖永忠未必死被处死的
又到了吐槽机挖真相的时间啦,今天咱们就挖一挖廖永忠的死亡之谜,估计很多人会喷吐槽机,《明史》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他洪武八年三月被赐死你看不见?我看见了,而且还看见了其他几种死亡方式。
关于明初大将廖永忠的死我找到三种不同的说法,每一种都有相对靠谱的史料支持,三者之间又不乏矛盾之处,所以我才说廖永忠的死亡是个谜。这位以淹死小明王韩林儿永载史册的家伙,似乎死得不那么简单。
顺便说一下,廖永忠绝不是只有揣摩上意那点本事,这货其实很能打,也不缺少谋略。鄱阳湖大战上这家伙一条快船追着汉军猛将张定边狂射弓箭,老张中了100多箭,没死都是命大。把船只连寨逼陈理(陈友谅之子)投降的也是他,朱元璋说要不是韩林儿之事或许能给他个公爵倒也有几分道理。
关于廖永忠的第一种死法记载于明初俞本写的《皇明纪事录》,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廖永忠相近,起码不敢故作惊人之语。只是那本书已经失传,只留下明天启年张大同据此编撰的《明兴野记》,多少还是有点歪曲的可能。
这个故事也是开始于洪武八年,说的是廖永忠先生回到南京享福后有点嘚瑟,很是弄了一批带龙带凤的装饰品。如果在现代当然没事,可在明朝这属于僭越,所以他的家人快就找朱元璋去举报了。
朱老板也是个痛快人,把老廖喊来就问你丫知罪不?老廖也是个痛快人,立刻表示知罪。朱老板再问你说说犯啥错了吧!然而老廖的回答可就不那么让人痛快了,他表示天下都安定了,我哪能没罪呢?
这话说的可就诛心喽,我的罪就是太快帮你平定了天下,所以就从有用的棋子变成威胁你朱家人的累赘。朱老板气得眼冒绿光,怒吼曰你以为老子是在效仿汉高祖杀韩信的旧事吗?你也配!于是就让人把老廖家里那些僭越之物扔出来给大伙看。
事情到这份上老廖也无话可说,任凭朱老板发落,朱老板因为那些诛心之言也不好直接杀他,就下令把老廖扔进天牢,但每天还是好吃好喝的供着。过了几天看守就向朱老板报告情况,说老廖在牢里很热。
众所周知,朱元璋称帝后诛杀了不少功臣宿将。这中间,廖永忠不是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人物,因为他的功勋既不能和宰相李善长比,其殒命又不如蓝玉一案株连那么深广。可是从这样一个人物的命运中,未必不能读出一些很有意思的蕴涵。
廖永忠是朱元璋水师统帅,朱元璋和最大劲敌陈友谅于鄱阳湖上作生死决战,廖永忠立有殊功,朱元璋称赞他“忘躯拒敌,可谓奇男子”。这个“奇男子”,在朱元璋霸业将成的时候,一手制造了史籍上有名的“小明王被弑疑案”。
小明王,就是在元末最初拉起造反大旗的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韩山童死后,红巾军的一帮将领们诡称韩林儿系宋宗室的后裔,拥其在毫州称帝,建国号曰“宋”,又称小明王。
在韩宋***里,虽然照例是谁有兵权谁作主,但小明王系宋宗室后裔的名声毕竟传播已久,在人们不满蒙元异族统治的情况下,有凝聚人心的妙用,所以,各大军头还是愿意拥裁他的。而且成本小得出奇,只要养着他,让他好吃好喝,自己干什么又不受他限制,岂非一举多得?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等到朱元璋已消灭几大劲敌,霸业可期的时候,小明王的存在除了让人感觉麻烦,其价值显然已趋近于零。廖永忠奉命迎接小明王到南京,行到江苏一个叫瓜步的地方,船翻了,小明王“沉于江”。小明王之死,是否出于朱元璋授意,《明史》闪烁其辞。朱元璋即帝位后的第八年,廖永忠因为“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被赐死,《明史》又说,原因在于朱元璋对廖永忠当初私弑小明王不满。
当然,朱元璋对杀死小明王的廖永忠不满未必全是***的,然而有人也说:“永忠之死,乃由沉舟之功自挟,非以沉舟之罪见诛”。廖永忠摸准了朱元璋的心思,替他办理了一件棘手的事,而自己把“不义”、“弑主”的恶名背起来,本来是很好的,可如果你以此自挟,就太不对主子的脾胃了,结局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