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外卖服务吗?
这几天,一个深夜时分殡仪馆的外卖***引发热议,送外卖过程极有喜感,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于坟场迷路了!最后还是点单人出门接单才完成了这笔外卖交易。网友们都被外卖小哥与点单人的聊天记录逗乐了。当然,笑过之余还是要为这位外卖小哥的敬业精神点个赞。近几年,餐饮业的O2O催火了外卖行业,让我们周围多了很多外卖小哥,不过,外卖这个行业在中国自古就有,起码上千年了。
有确凿证据的外卖业务最早发生在宋朝。宋朝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里,就有一个酒店伙计,正在从一个叫“十千脚店”的酒肆中出来,一手端着两个碗,另一手拿着筷子,不知道正要往谁家送外卖。在宋朝并不是所有的酒楼都能送外卖,一般“正店“是不提供外卖服务的,只有”脚店“才有。“脚店”也并不是今天的洗脚店,而是“正店”的分店。《清明上河图》上就画有两家酒店,一家是“孙羊正店”,另一家是“十千脚店”。正店跟脚店区别并不在大小,而在酒水的进货渠道,能自己酿酒的就是正店,从正店买酒的就是脚店。
据史载,宋朝对于民间商业约束较少,所以宋朝贸易较发达。通过自由贸易,勤劳的宋朝百姓手中也大都能有点钱,有钱了肯定要吃点好的,以满足口腹之欲,所以也催生了宋朝发达的餐饮业。据说,在宋朝,常规吃食就有1000多种。特别是京城的餐饮业,为满足天子脚下繁忙紧凑的生活节奏,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送餐服务了,所以“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朝都市的殷实之家,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直接叫外卖。有外卖服务,自然就会有外卖小哥一职,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就有相关记载,“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原来宋朝不叫外卖小哥,而叫“闲汉”。
哦,对了,“外卖”一词,在古代,可不能随便用在别人身上,那是骂人的话,乱说会挨打的。因这两字在古代,无关乎吃食,只关乎风月。天下第一奇书《***》里,西门庆看上了清河招宣府王三官儿的年轻小媳妇儿,让粉头郑爱月给出主意,郑爱月就说,欲得其媳,先搞定其母,况且,王三官儿的母亲叫林太太的,年龄四十不到,“专在家只送外卖”,明里常在尼姑庵念佛修性,私下里让说媒的文嫂儿牵线搭桥做些不可描述的勾当。
不光是百姓,宋朝的皇帝也点外卖。据说宋高宗赵构有一次微服私访出来体验民间的生活,到了很晚了还没回宫,索性就随便找了一个大排档宵了个夜。这一吃不打紧,皇帝居然爱上了坊间美食,后来经常点外卖到宫中享用,不过,担任送外卖的肯定不是一般的”闲汉“,而是宫中太监兼任的了。不光是他,他的养子,日后的宋孝宗赵昚估计也从小被培养出了吃外卖的习惯,在登基后也是经常点坊间的外卖吃。
和我们现在打个电话或使用app下单叫外卖不一样,古时候的外卖业务完全靠人力,属于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阶段,所以在古代要点个外卖除了送,就连点都要依靠“闲汉”。明朝的《喻世明言》里就描写了一个叫宋四公的如何叫来一份外卖:“宋四公便叫将店小二来说道:‘店二哥,我如今要行。二百钱在这里,烦你买一百钱爊肉,多讨椒盐,买五十钱蒸饼,剩五十钱,与你买碗酒吃。’店小二谢了公公,便去谟县前买了爊肉和蒸饼。”所以,古候叫外卖的正确姿势应该是:1、叫来“闲汉“或小二;2、掏钱,告诉”闲汉“或小二自己要吃哪家店的什么菜,或者和宋四公一样,不说店名也行,那样,小二会到最近的店家***购;3、一定要多给一点钱,算是给”闲汉“的跑腿费,要知道,古时候是没有免费午餐的;4、最后坐等”闲汉“送来外卖。
明清时代,画舫盛行,特别是江浙一带,秦淮、扬州、苏杭等地,时常有游人结伴到苏杭领略水乡美景。而通常做法是由游人雇一个画舫,再找上几个才艺色绝佳的歌妓,在江河湖中一漂就是好几天,游山玩水,吃喝拉撒睡,全在舫上解决。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彼时扬州城中有数十个酒肆都瞅准了“野食谓之饷。画舫多食于野”的商机,均大力发展外卖服务,“谓之订菜,每晚则于堤上分送各船。”以满足古代文人墨客在画舫连玩好几天不下舫的需求。
在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一个场景,嘈杂的集市里,有一家挂着"美禄"条幅的客栈,客栈门口的小哥手拿饭碗,匆忙外出,可见当时的客栈已经有外卖服务了。
宋代首都已有如“饿了么”的外卖服务
《清明上河图》上有个酒店伙计,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原来早在宋朝时就有如今天的美团、饿了么等的O2O外卖服务了!当时的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天城市里的OL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关于古代厨子励志故事你知道有哪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仅如此,人们还追求在吃饱的基础上吃好,因此就有了专门以烹调为职业的人——庖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厨师。而关于最早的与厨艺有关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呢,今天沈阳新东方烹饪学校,就带你了解下关于古代“厨师”的故事。最早的故事来源于彭铿。他是帝尧时代的人,因为向尧进献美味的“雉羹”而被封于大彭(今江苏徐州)。屈原的《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帝何飨”之句,说的就是这个传说。据说彭铿还善于食疗养生,活了八百多岁,被后人称为彭祖,是厨师行业的祖师,他烹制的雉羹也算是典籍记载中最早的名馔了。如今,在江苏徐州云龙山北麓还有一口古井,相传就是彭铿取用烹调水的地方。
彭祖算是客串烹调,而夏末商初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伊尹则是专业厨师出身。他后来辅佐商汤创立了商朝,并在商汤去世之后辅佐三代商王,世称贤相。据史书记载,伊尹曾以美食为引子,道出了一番治国之理,说服商汤兴国安民、图富求强。伊尹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名菜,但毕竟是开国元勋、一代重臣,因此也被后人尊为厨师之祖。
自周代开始,就有了专管供膳的官儿——庖人。《周礼?天官?庖人》明确解释了庖人的职权范围:“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可见古人对饮食的重视。考古实物也有很多与烹饪有关的发现。如山东诸城前凉台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上就有很多烹饪活动的场面。三国时期墓葬里发现的厨俑,他们的打扮、动作都表现得非常生动。以善于烹饪美食而获得***厚禄的例子也不少。如《宋书?毛修之传》:毛修之被北魏擒获后,做美味羊羹进献给尚书令,尚书“以为绝味,献之武帝”。武帝拓跋焘也觉得美不胜言,十分高兴,于是提拔毛修之为太官令。后来毛氏又以功擢为尚书、封南郡公,但太官令一职仍然兼领。《梁书?循吏传》也记载,孙谦精于厨艺,常常给朝中显要官员烹制美味,以此密切感情。在谋得供职太官的机会后,皇上的膳食都由他亲自烹调,他不怕劳累,深得赏识,“遂得为列卿、御史中丞、两郡太守”。
到了宋代,有了宫廷女厨的记载。南宋高宗时有一位叫刘娘子的宫中女厨,是典籍中最早记载的宫廷女名厨,人称“尚食刘娘子”,宋何薳所著《春渚纪闻》中说她“每上食,则就案所治脯,多如上意”。到了元代,大厨们已经有了专用衣服、围裙及厨师帽子,厨帽高高的,与今天厨师所戴的帽子还有几分相似。
我是張不贰,感谢各位看官。
厨子如果只靠厨艺摆弄食材,做到顶点那也是厨子是么。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是,任何行业初始靠手艺,做到一定程度基本都是做人的手艺,摆弄的都是权力了。说起来古往今来的厨子,我看大概也比不过这位吧,易牙,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齐桓公的御厨啊。这哥们靠着厨艺起家,让齐桓公离开他吃饭都不香,最后伙同另外两个近臣活活饿死齐桓公,另立新君,自己那也是位极人臣,你说励不励志,当然代价也很大。比如有名的易牙献子,齐桓公一次开玩笑说尝遍天下美食,但是人肉啥味就不知道了,第二天易牙把自己的小孩烹了给齐桓公吃,这是什么样的励志。所谓励志无非是看你愿意为你想要的东西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愿意为得到它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而已。
中国古代谚语“当好宰相就先当好一名厨子”的传说。
“古语常言,羌天子·姜太公,衣戴冠履满天下,美食佳肴在齐国;老子李耳聃曰:治大国如烹小鲜,翻鱼不翻面,唯有太公尚父能做到,太公尚父传于其之亲生次子‘姜姓吕氏·纪侯’,‘姜姓吕氏·纪国’遂为东夷第一强国。
姜太公、老子李耳聃,皆是厨师界、铁匠业、渔盐业、量酒业之鼻祖,姜太公早年未作官之前,只是民间一位屠牛为生的厨子,老子李耳聃早年未作官之前,只是民间一位屠羊为生的厨子;
姜太公,留下一句谚语,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成为后世武将能臣之治世法;
老子李耳聃,留下一句格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成为后世圣贤能臣之处世学。
据传,任仲虺在未作官之前,早年也曾是一位炖鸡为生的厨子;伊尹在未当宰相之前,也曾是有莘国宫廷御厨之宫保,以自创宫保鸡丁而闻名,又以善烹小鲜而位居宰相之位。
古人常说,想当宰相,就得先当好一名厨子,就是出自周朝位居宰相官位之太宰
宰相之宰,便是称为太宰,宰相之相,便是称为相邦,‘太宰’与‘相邦’,便被后世称为‘宰相’之官号
任仲虺、姜太公、老子李耳聃,早年未作官之前,都曾当过铁匠,后世常相传,姜太公乃是兵家鼻祖,任仲虺乃是战车鼻祖,老子李耳聃乃是骑战鼻祖,因此,吴起、孙膑、白起、廉颇、王翦、李牧、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历朝历代名将,早年皆是以铁匠为生活行当。
后世亦常言,想当好一名地方官,就先当好一名渔盐民,任仲虺、姜太公、老子李耳聃,早年未作官之前,都曾当过渔盐民,因此,管仲、李悝、卫鞅、李斯、萧何、曹操等历朝历代著名地方官,都曾是渔盐业治世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