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洞洪大槐树移民是怎么回事?
在山西省晋南地区洪洞县城北二华里靠近贾村有个大槐树处。大槐树本来不是地名,但现在已被叫成地名了。大槐树处挺有名,这是山西***的遗址地。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曾存在自然***和官制***两种形式。自然***多因天灾兵患所造成,是属逃亡性的大迁徙。官制***是官方有目的有准备的强制性迁民行为,是为调节军事政治或经济诸方面的失衡所需要。大槐树处遗迹就是这种官制***的物证。
元朝末年,兵戈四起。朝野攻伐、拔地屠城,兵患持续十六年。除兵患以外,水旱灾害以及蝗灾和瘟疫亦经年不断。天灾加人祸,致使中原地区 “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到处 “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各地方***官吏纷纷向中央政策奏报当地破败景况。劳力不足,大片土地荒芜,财政无以支持,直接危及了明王朝的统治。明***遂***纳了户部等部门和官僚的建议,做出了***屯田的长远决策。于是从洪武三年便开始了一场时跨半个世纪的大规模的官制***。
当初,中原各省天无宁日地无宁日,而山西却很少遭受兵患和天灾波及,境内大部分地方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尤其是晋南平原上,居民丛杂,仰事俯育,一片和平富庶景象。这样,山西便成了向外省输送***的供给地。山西***虽不是专迁洪洞人,但洪洞地处交通要道,在晋南又居人口稠密县,便使洪洞在那次大***中的地位醒目起来。明初时候,洪洞城北有个寺院叫广济寺。寺内设有驿站,并设有常驻驿吏,接洽全国往来公差。大槐树就在寺旁。这棵汉植古槐,树身数围,荫匝数亩之阔。古驿道就从树下通过。汾河滩上的野禽老鹳经年构巢于树冠之上,到了秋冬叶落之际,老鹳窝挂满树间枝桠,星罗棋布,景观甚为别致。明初大迁民的年代里,官府又在大槐树处设置机构,派驻役员管理***事务,编排队伍,发放 “凭照川资”,即通行或用于说明身份的证件和路用银两。山西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守家在地,不愿往别处迁徙。这就更加促进了这种官制***的强制性。***更多地***用了招诱和征派方式。传说***曾广贴告示,说不愿***者需到洪洞大槐树下***,并规定***时限,愿***者可在家中等候。于是人们纷纷赶到大槐树下。有一回,晋北晋南晋东南三日之内在大槐树周围集中了十几万人。这十几万人突然被武装军队管制起来,被告知大明皇帝有令,凡到大槐树下集中者一律迁走。之后强行被登记,强行发给凭照,踏上不知何时能返的***之路。
据《明实录》记载,***活动多在晚秋时节进行。此时百草凋蔽,大槐树也叶落几尽,唯余满眼的老鹳窝 。大槐树下,每当官差下令启程,这些祖先***们无不泪横满面、缓
缓而行。三步一驻足,五步一回首地寻望家乡故里,越走越远,越走越难再见家乡景象,最后只能看到大槐树上的老鹳窝,留在身中的也是栖息在树间的老鹳在深秋时节无奈的悲鸣。于是,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就成了最后记忆在***祖先们脑中唯一的家乡标志。“问我祖先来何处,***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这几句民谣就在从大槐树那里出发移居到全国各地的山西居民的后裔中产生和续代相传。如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这些地方,这几句民谣仍旧生机勃勃。
明初***大槐树***,其实就是官方组织的一次向全国输送人员的政策。
那时候中原地区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争,再加上一些自然灾害和瘟疫,导致了中原地区十室九空局面的出现。
为了保证全国各地的土地利用率,给国家上缴更多的税赋。明初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总共进行了四次官方组织的大型***。
因为当时***县的人口最为稠密,所以朱元璋就选择了从这里下手,开始***的。当时实行的是三口人家留其一,六口人家留其二,八口人家留其三的策略。这种***的方式,几乎把洪洞县大部分的人,给迁移到了全国各地。
当然了这些人主要还是去了中原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和安徽。
之所以迁移到这里的人口比较多,跟这里的人口比较少有关系。
在大家的印象里,一般中原人口多才对呀。为什么明初的时候,这些地方人口反而少了呢?
说起这个来,就不得不说元末的那场自然灾害和灾害之后发生的瘟疫了。正是这样的天灾夺走了大部分人的性命。
元末明初战乱,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明廷 为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其统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先后数次从山西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向全国广大地区***。在***县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其中,明洪武年间的***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曾达百万人之众,对于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山西洞洪大槐树***是一次非常大规模的***,那么这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争导致除了战火没有普及的山西,陕西等地方,其他地方都出现了人少地多的情况,因此很多荒地没有人去耕种!而山西这个地方人口却非常的密集,土地已经出现了不够分的情况。洞洪县是山西的一个大县,这个县中有一棵大的槐树,人们把大槐树当成这个县的重要标志,后来,朱元璋下令让大槐树的***,这是一次非常大规模的***,这些从大槐树走出去的百姓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的故土是在山西大槐树!
大槐树***的这次行动其实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不仅仅是一次,从洪武年至永乐15年,近五十年间中大槐树的官方***次数多达18次。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带领大军与朱允炆的军队打了很多次仗,而主战场也是换了一次又一次,分别在河北,河南,山东和江苏等地方开战,当时这些地方都成为了战乱之地,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当时民间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红虫吃人,这个传说指的是燕王的军队就像是猛兽一般,并且军队每个人头上都带着一条红巾,所以百姓把这些军队比喻成红虫,军队所到之处看不到袅袅的炊烟,到处都是悲惨之象。
明成祖登基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实力,所以便要求强制***,这次***队伍十分庞大,山西等地的百姓移到了战乱发生地,所以各个地方才能够再次焕发生机。这个决定总体上来说自然是好的,但是对于***的百姓来说则是非常痛苦的,毕竟这些百姓要远离自己的家乡!朝廷派人在山西各个地方都贴上了告示,告示上面说,如果有百姓不愿意***的话,那么就到洪洞的大槐树下面***。这些百姓本以为朝廷是想告诉他们不用***了,又或者是告知他们其他的解决办法!但事实却是,当十万左右的百姓聚集在大槐树下的时候,***派出了大量的官兵,***取强制措施把他们迁移走了,这些百姓连回家拿东西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官兵宣称,皇帝下的命令是,只要是来到这棵槐树下的百姓,全部都需要***,这些百姓自然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所以虽有埋怨,但也不得不走。这些官兵为了防止百姓们中途逃跑,把所有***的百姓双手全捆上了,若是中途他们想要上厕所的话,就需要报告官兵。官兵同意了之后,就会把他们的手上的绳子解开,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正是因为这次***,所以很多地方的人会把上厕所叫做“解手”,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人,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称呼的背后是有一个背井离乡的故事的。
另外,在民间还有一些关于大槐树***的传说呢,这其中一个小有名气的传说,说的是明朝的功臣胡大海!元朝末年的时候,这个人来到了河南进行乞讨,但是却没有人给他东西吃,甚至还言语攻击他!之后,胡大海就参加了朱元璋的起义军,由于此人骁勇善战,所以立下了功劳。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之后,要对他进行奖赏,但是此人却不想要任何的奖赏,唯一想做的就是到河南去报仇。朱元璋反复思量,最终还是同意了,但是告诉胡大海他只能够“一箭射地”!
之后,胡大海带领他的将领来到了林县,将领发现了一只雕,便一箭射在了雕的身上,但是这一只雕并没有死,反而是带着剑飞遍了全县。而这位将领也带领着士兵杀遍了全县的人,林县血流成河,将领所做的这些事情胡大海都不知情。胡大海知道之后非常的生气,便亲自斩了这位将领,之后又向皇帝请罪。皇帝看此人是开国功勋,所以便没有与他追究,但是河南的人被杀了很多,因此皇帝就下令让大槐树的村民***到河南去!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不足为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明初山西的人肯定是比其他地方的人多的多的!